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我这十年】周娟:在“批判”与“转变”中感受十年脉搏

核心提示:我与华农共成长,见证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在学校落地生根:本科生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越来越高,青年教师施展抱负的平台越来越广阔,“三全育人”“五育融通”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编者按】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迎来伟大复兴光明前景。这十年,也是学校奋发有为、锐意革新、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十年,是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的重要十年。即日起,校新闻中心将选取部分学校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和奋斗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全媒体推出【我这十年】系列报道,通过烛照个人的“小切片”,展现学校发展的“大历史”。凝望“我这十年”旨在汲取前行的动力和养分,让我们重新整理思绪,从一个新起点奔向下一个新起点,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12年7月,我从韩国忠南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华农任教,今年恰好是入职的第十个年头。十年弹指一挥间,不承想,当初的选择,渐渐承托起我如今的事业和家庭。

我与华农共成长。回放记忆的胶卷,我看到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在学校落地生根:本科生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越来越高,青年教师施展抱负的平台越来越广阔,“三全育人”“五育融通”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便是习惯了用批判性思维看待事情的我,也觉得自己的价值观与学校改革发展的基调越来越契合,由此,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烈。

“四个自信”让扎根农村的学问更有底气

我的专业社会学是一个从西方引进的学科。以前,我们做研究都倾向于和国外“对话”,而我专注的农村社会学是基于中国独特的国情来开展研究的,很难完全嵌入西方社会学理论体系,倘若坚持“自说自话”便会被贴上没有学术含量的标签。长此以往,这种主体感的丧失,让我的研究无可适从。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此后,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两次重要的讲话,为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也让我吃下了“定心丸”。现在,我终于可以底气十足地做“自己的研究”和“自己问题的研究”。

周娟聚精会神备课中

周娟聚精会神整理调查报告(晏华华摄)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问题思考已久。工作后,我每年都还要在农村住上一阵子,与农民拉家常、话桑麻,从他们的口中了解当前农村的真实情况。年复一年,我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探索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结合之路。在此基础上完成了25万字学术专著《家庭农场的本土化实践与发展》,也在本专业的代表性期刊上发表了系列理论文章。

农村调查过程中,我发现基层干部对党的政策跟进的很及时,对我们的农村研究也非常支持。他们常说,“教授们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我们欢喜着呢!”

思政元素让课堂教学更有滋味

时代的烙印不仅镌刻在科研成果上,也体现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以前,“教书”主要是传授学科知识,“育人”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二者融合不够,如同“水”“盐”分离。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期待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周娟和她的研究生

周娟与她的研究生(受访者供图)

这些年,我感受到了学校持续践行“三全育人”“五育融通”教育理念。以课程思政为例,以前,我们在课堂上讲述思政内容,会被认为是“插播广告”。现在,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应当同向同行,我可以更加理直气壮的在课堂中讲思政了。我把在农村调查的见闻和感受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告诉同学们,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如今广大农村正朝着乡村振兴的方向大步迈进。

没想到,同学们不仅不觉得枯燥,反而听得津津有味。这些在城市长大的孩子们对农村的事特特别着迷,课后很多学生给我留言:“老师,能不能再多讲一点农村的故事,我们想听!”为了满足同学们,我不仅讲述了大量农村故事,还在假期带着他们到农村做调研、干农活,身临其境地感受农村的发展变化。

有一名叫小崔(化名)的同学,原本对社会学不感兴趣,出现了较强的厌学情绪,累计不及格学分濒临退学边缘。为此,各科老师都下了功夫,在辅导课业的同时,进行思想上的疏导。后来,这个学生不仅顺利毕业,还对社会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考上了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还想读博。如今,毕业这么多年了,逢年过节他都会给我发短信,有时还会寄一点老家特产。我想,好的教育就像在学生心里埋下一颗种子,总有一天能开出绚烂的花。

发挥文化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育人力量

“五育融通”需要多元化的教育载体,这其中,校园文化建设让我感受颇深。我以为,校园文化是启迪心智、润泽心灵、涵养人格的沃野良田,能发挥润物无声的作用。这些年,学校师生一道发现美、品味美、创作美,推出了层出不穷的、富有华农品格的校园文化活动,奏响了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校园交响曲。

不论是迎新季缤纷多彩的学科体验活动,还是毕业季的现代农机装备巡游、千纸鹤阵,亦或是艺术节、读书节、欢乐节的浪漫集会,充分彰显了华农的育人品性、学术品貌和文化品位,折射的是一所大学“以学生为本”的人文关怀,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学校“为了学生一辈子的幸福着想”的价值考量。

华农校园文化浸润人心,连我这个缺乏艺术“细胞”的人,都能在各类文化活动中感受到清澈、纯真和美好。这两年的“钢铁长龙”毕业巡游我都参加了,走在人群中,看到同学们脸上洋溢的欢乐与自豪,我顿时明白了学校的良苦用心。我拍下活动现场的照片分享给朋友,他们都非常羡慕,对我说,“你们学校又上热搜了!这样的青春校园太浪漫了!下次有这样的活动记得邀请我!”……

在“师生融乐”的氛围中,我也不断改善和学生的关系。我定期组织读书会,定期与学生交流,我的研究生和我无话不谈,有时候甚至还会就一些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但我一点都不生气,我知道,学生没把我当外人,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样才能在“争鸣”中拓展思维,增长学识。我想,这就是亦师亦友应有的状态吧。

周娟站在经常与学生聊天的廊道上

周娟站在经常与学生聊天的廊道上(晏华华摄)

师生关系改善的同时,教师之间的关系也日趋和谐。我所在的文法学院越来越重视教职员工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态。近年来,院领导找我谈过好几次话,帮我解决实际问题。校领导也多次到学院来,聆听师生心声。我想,领导们愿意把时间花在我们身上,是对教育的尊重、对教育工作者的尊重。这样的氛围为我们潜心教书育人,研究学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老师们得以相处融洽,科研教学心无旁骛。

十年光阴见变迁,喜迎盛会开新篇。很幸运能够生活、工作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尽管社会和学校还有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那都是留给我们去研究和突破的问题。我们社会学人总喜欢带着“批判”的眼光看事情。十年来,我发现那些曾经让我“批判”的现象都在好转,而我“转变”的轨迹,恰是时代前进的方向。

【简介】周娟,中共党员,文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2至2012年先后在吉林大学、南开大学、韩国忠南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12年7月至今在我校任教。

周娟一直关注“三农”问题,专注农村经营体制以及农村环境问题研究,每年坚持驻村调研,足迹遍布祖国各地,在此基础上完成了25万字学术专著《家庭农场的本土化实践与发展》。在《人民日报》《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观察》等期刊发表理论文章。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湖北省社科基金以及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

(本文作者系南湖新闻网通讯员晏华华 审核人 吴义生)

责任编辑:晏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