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院士说》,我们走近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献龙,听一听他30年如一日种棉花的故事。
在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实验室棉花温室,张献龙院士团队正在操作现代化设备,培育耐高温、抗干旱的棉花品种。
华中农业大学张献龙院士团队成员闵玲:“这是一个智能化的作物信息采集平台,也是我们国际上面首次搭建的第一个棉花的信息采集平台。”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棉国和消费国,培育高产优质的棉花品种,打破优质棉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是张献龙院士一直以来的梦想。而这个梦想是从一张仅1.5平方米的试验台开始的。1992年,不到30岁的张献龙在刚刚成立的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始了棉花育种工作的艰难探索。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张献龙:“我们曾经在细胞培养从野生里面再生的时候,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才完成,普通的细胞培养再生,大概只需要一年就可以了,如果是别人可能就放弃了,我们始终没有放弃。”
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张献龙带领学生对300多个棉花品种进行测试,终于找到了具有高效再生和高频转化效率的陆地棉种质“YZ—1”,这是迄今再生最快和转基因效率最高的陆地棉种质,被国内外30多家科研单位和农业种子公司用于棉花基础和生物技术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张献龙:“在我们实验室最突出的一项就是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以及基因编辑技术的研发,这一块我们在国际上都还是比较先进的,都是为育种服务的,但是这两项技术它依赖的是细胞工程技术。”
在潜心理论研究的同时,张献龙院士还利用生物育种新技术,实现高产与优质协同改良。他带领团队把棉花不仅种到了长江流域棉区,还种到了新疆棉产区,培育出了“华棉702”等4个适宜新疆种植的优质、多抗机采棉品种,累计推广1030万亩。
华中农业大学张献龙院士团队成员闵玲:“就是一直没有放弃,坚持去做这个棉花,并且把我们实际科研的成果向生产上面进行一个转移。”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张献龙:“在我们的科研需要转化转型的时候,这个时候是考验人的时候,也有人曾经动员我,是不是该做花生、该做大豆,但是我们都没有去做,我们还是坚持做棉花,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我们的优势。”
从一个人、一张桌子、一个学生开始,如今,张献龙院士团队已有10名成员,其中9名教授,8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还获得“神农奖”优秀创新团队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张献龙:“将来我就想这个团队成长为国际一流的棉花科技创新团队,希望我们的技术和企业联合培育更多的品种,在我们的主产区能够大面积大范围的使用。”
(长江云新闻记者 吴宝洪 林中杰 本文原载湖北卫视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