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第27期“干部大讲堂”开展《民法典》专题学习

核心提示: 7月2日下午,我校邀请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王轶做客第27期“干部大讲堂”,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宣传专题辅导报告。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辉 廖旭东)7月2日下午,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法典编纂重大疑难问题研究》重要编写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轶教授受邀做客第27期“干部大讲堂”,为学校师生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宣传专题辅导报告。学校依法治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在行政楼五楼会议室参加学习,校领导、各单位党政管理人员、各学院党支部书记、系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文法学院法学系全体师生等近4000人通过视频直播在线学习。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李向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轶系统梳理了我国历史上民法典编纂背景和历程。他认为,《民法典》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对于“我们如何看待人”“我们如何看待家”“我们如何看待社会”“我们如何看待国家”“我们如何看待人类”“我们如何看待自然”这六个基本问题作出了符合法律价值、时代背景及中国传统文化要求的回应。在详细介绍了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外《民法典》编纂情况后,他结合《民法典》编纂起草中的细节和故事,提出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足够丰富的法律实践、较高程度凝聚价值共识的能力、充分的理论准备等是我国《民法典》成功编纂先决条件。

随后,他通过具体的生活案例,结合民法典条款阐释了《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他认为中国特色就是要回答中国之问,阐述对人类基本问题看法;实践特色就是进入《民法典》条文的条款必须从实践中来、能解决实践问题、经得起实践检验;时代特色就是要回应人类从工业文明时代迈向信息文明时代中产生的新问题和新要求,回答时代之问。

王平祥对报告进行总结时表示,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国家已经可以对人类面临基本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王轶教授在解读《民法典》的同时,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展现出新时代担当作为和家国情怀。只有把握了隐藏在法条背后的民族精神密码,才可能把《民法典》学懂弄通。

李向东讲话谈到,要进一步做好《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让《民法典》确定的平等、自愿、诚信基本原则真正深入人心,不断增强全校师生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按照总书记提出的“三个讲清楚”明确要求,加强对《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使全校师生尊崇《民法典》。二是将《民法典》普法工作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的重点来抓,认真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制定实施好学校学习宣传《民法典》工作方案,落实普法责任,推动《民法典》宣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三是按照总书记提出的“一个聚焦”“三个阐释好”的要求,切实抓好《民法典》研究阐释。各单位要落实学校《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部署,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民法典》学习宣传,力戒形式主义,务求取得实效,使全校师生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护法,为加快推进学校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审核人:王平祥

责任编辑:李沂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