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农民日报】走出“融合创新”科技路径

核心提示:在湖北省黄梅县孔垄镇新安村,以及阳新县白沙镇平原村,各有一条乡村公路叫“华农大道”,顾名思义,是以华中农业大学命名的道路。“华农大道更是科技大道、是致富大道。”新安村党支部书记童元良告诉记者,自从几年前学校派出的工作队进村帮扶,村民们引进了新种子、获得了新项目、掌握了新技术,切切实实得益于科技带来的实惠。

华中农业大学——走出“融合创新”科技路径

《 农民日报 》( 2015年04月29日 01 版)

本报记者 何红卫 余向东 通讯员 刘涛

在湖北省黄梅县孔垄镇新安村,以及阳新县白沙镇平原村,各有一条乡村公路叫“华农大道”,顾名思义,是以华中农业大学命名的道路。“华农大道更是科技大道、是致富大道。”新安村党支部书记童元良告诉记者,自从几年前学校派出的工作队进村帮扶,村民们引进了新种子、获得了新项目、掌握了新技术,切切实实得益于科技带来的实惠。

这些有形的大道与更多“无形的大道”,不断向荆楚大地输送智慧源流,向全国“三农”事业主战场注入科技活水。华中农大坚持“顶天立地”搞科研,坚持融合创新的科研路子,形成以领军人物带动科技团队、催生重大原创科技成果、全程服务农业主导产业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将科技创新成果与服务社会相融合,落实于乡村土地。

专业互融:指头捏成拳头,科研服务“双促进”

“这个地方有没有打霜啊?”在建始县景阳镇龙家坝村三组,华中农大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向村民向红碧了解果园所在地的气候情况。“品种有些老了。”在仔细查看园内所栽柑橘长势后,邓秀新还建议适当降低柑橘植株密度,这样可以更好挂果,并有效改善果品品质。去年12月3日,从早8点到晚8点,从海拔600米到海拔1700米,邓秀新等20位专家冒着雨雪,从恩施自治州建始县城驱车出发,马不停蹄转了一整天,分别了解柑橘、红提、猕猴桃、魔芋、茶叶、蓝莓、景阳鸡、关口葡萄等相关产业最新建设的情况,并针对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对策。

这是华中农大在建始县推进定点扶贫工作的一次例行活动。自2013年3月签订定点扶贫校县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华中农大先后选派近200人次到建始县深入考察研究县域经济,开展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对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如何更有效地将专家组织到一起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重点在于加强顶层设计。”华中农大党委书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忠云告诉记者,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启动了“一院带一村,辐射一个县”服务新农村建设行动计划(简称“111”计划)和“百名教授进百企”科技支撑企业发展行动计划(简称“双百”计划),以两个计划为依托,将专家组织起来。

2012年成立的华中农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以区域新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通过推动校地、校企、校农间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以大学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的新型综合服务模式。李忠云打了个比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就像“黏合剂”,它将校内各院系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帮地方解决了实际问题,也使专家从学科研究上相互启发借鉴。

校际协同:相互取长补短,携手合作攻难关

我国生猪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8%,饲养量、猪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养猪业总产值超过1.08万亿元;在老百姓的肉类食品消费中,约65%来源于猪肉产品。

然而,这项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产业,却一直面临着养殖效益低下、猪周期、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困扰。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大教授陈焕春算了一笔账:如果我国养猪效率达到美国的水平,每年可节省1100亿斤粮食,这相当于《国家粮食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中提出的到2020年新增粮食产量;每年猪场产生粪污15亿吨,如全部转化成有机肥,将至少为我国节省一半化肥,“你说重要不重要?”

早在1985年,华中农大就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种猪测定中心;熊远著院士团队于1988年培育出了我国首个瘦肉型新品种“湖北白猪”。1990年,陈焕春团队从大量死亡的仔猪病料中分离出“伪狂犬病病毒”,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流行;近年来又针对我国动物新发重大传染病猪圆环病毒病、猪蓝耳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大肠杆菌病和牛支原体病等,开展了大量研究,确立了在生猪品种培育和猪病防治领域的科技领先地位。

然而,要解决养猪业的突出问题,就必须从品种、疾病控制、饲料、设备和环境等5个方面,开展协同创新,“单打独斗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在协同创新方面下功夫。”

2012年9月,由华中农业大学牵头,联合在营养饲料方面具有优势的中国农大、在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上具有优势的南京农大、在设施设备制造方面具有优势的华南农大等高校及温氏集团等7家龙头企业共同组建“生猪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这个中心围绕我国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需求,建立起产业升级、人才培训、科技创新、学科发展“四位一体”的创新平台,开展横向协同、联合攻关。

今年4月12日,中心邀请多名顶级院士教授汇聚华中农大,召开工作推进会,总结分享前期成果,部署会商下一步研发重点。

代际传承:科技火炬接力,让富民产业扎根

在湖北宜昌市,有一尊由当地农民自发捐建的华中农大教授铜像,为了纪念被橘农尊为“中国柑橘之父”的章文才。那里的橘农历历不忘,当年90岁高龄的章文才先生还带着学生活跃在三峡一带,爬坡钻林,手把手地教他们种植、管理柑橘。

从上世纪60年代起,这是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为农服务之旅。新世纪以来,邓秀新院士接过恩师章文才的“科技火炬”,带领着科技服务团队穿山越岭,继续指导宜昌柑橘产业发展。如今,在宜昌主产区,6成以上农户的柑橘收入超过了家庭总收入的80%,柑农户均柑橘收入9000余元。不仅如此,邓秀新和他的团队还把柑橘新品种从湖北推广到了湖南、江西、四川、云南等柑橘主产区,累计创造经济效益30亿元以上。

距离宜昌300公里外的随州市食用菌产业的发源地,三里岗镇一个叫吉祥寺村的村头广场,当地农民为“菇神”杨新美教授同样捐建了一尊铜像。华中农大教授边银丙告诉记者,从跟随杨新美教授读研实习,到现在自己带学生,随州一直是他校园之外最熟悉的土地。30多年前,随州市还没几个农民知道食用菌能人工栽培,现在却是湖北乃至中南地区最大的香菇生产地、加工集散地、出口地。

章文才先生和杨新美先生的铜像不仅矗立在农村,还矗立在华中农大的校园之中。田野与学府间谆谆对望的四尊铜像,成为了华中农大学人“立地”情怀的最好写照,也成为学校激励晚辈学人修身做人、立己达人、治学报国的最好精神参照。

结合实践:培养科技梯队,撒播科技的种子

华中农大秉承最朴素的“三农”情怀,以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为己任,培养“上得课堂、下得农场”的现代农科人才,辐射带动一大批农技推广实用人才,形成满足多层次、多产业需求的科技人才梯队。学校长年有39名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近百名科技特派员和近千名科技人员,活跃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从广袤的乡村稻田到大山深处的课堂,撒播科技的种子;这被形容成“母鸡下蛋”,走到哪里就把“科技的金蛋”下在哪里。

华中农大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在全国的16所分院之一,通过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开设农村致富带头人、涉农企业主、村官、产业领头雁等项目培训,及农业局长、农业县长等农村管理人才培训模块,为乡村发展培养中坚力量。近10年累计培训县级以上领导干部2000多人、乡镇干部4000多人、农业技术人员7万余人次,培训农民百余万人次。

宣恩县畜牧兽医局总兽医师姚良明,几年前在华中农大参加养殖重点班的培训,回到工作岗位后,他总结推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4450”模式,即一个农户建设40平方米生物发酵床猪舍,饲养母猪4头,年出栏肥猪50头以上,为农户解决了畜牧养殖、防疫中的实际问题。他将“4450”养猪模式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结合,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华中农大党委副书记唐峻说:“坚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犹如为农业科研与推广体系这个高楼大厦,打造坚实地基一样。”

  • 微笑
    微笑
  • 流汗
    流汗
  • 难过
    难过
  • 羡慕
    羡慕
  • 愤怒
    愤怒
  • 流泪
    流泪
责任编辑: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