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运动会】融合生趣 传统焕新

核心提示: 今年运动会上,在竞技运动的场外,一些参与性、体验性十足的趣味运动项目与竞技性运动比赛同时进行,师生在这里通过分享、体验、参与,感受别样的体育运动魅力。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谢筱逸 李帆 朱亿 岑志南)东运动场上,田径运动“激战”正酣,而在场外的篮球场,还有另外一番天地。

今年运动会,在竞技运动的场外,一些参与性、体验性十足的趣味运动项目与竞技性运动比赛同时进行,师生在这里通过分享、体验、参与,感受别样的体育运动魅力。

有部分单位工会组织的如投掷沙包、乒乓球接力、“有轨电车”等多项有益身心健康、联络师生感情,寓教于乐的趣味运动项目。也有学生社团准备的具有体验性、互动性的如轮滑、跆拳道体育运动体验和参与性、益智性的如投壶、抖空竹、竹竿舞、打陀螺、滚铁环、中国象棋残局解谜等“中国味”十足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师生在共同参与、互动体验的同时,也能学习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全民参与 妙趣横生

“我这成了发球机器了!”“青蛙跳水”的项目场地上,外国语学院的余隽老师调侃道。他紧盯着对面的球桶,行云流水地抛出乒乓球,伴随着场外的喝彩声,一个又一个球准确无误地落入搭档吴彬老师的桶中。余隽老师说:“趣味运动项目设置得简单有趣,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

在滚铁环活动现场,师生们手持长柄,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用长柄尾端钩住铁环,通过手上的力量控制住铁环的平衡,促使其快速向前滚动。“赛场上的项目主要是同学们参与,在趣味运动项目这里就是师生共同参与,体验很好。”工学院工程1902的王思源同学感慨说。“我之前没有想过会有这么多老师和同学来玩,年纪较长的老师们也愉快地参与了进来。”经济管理学院经济1908的王珂同学补充道。

趣味运动项目中滚铁圈的同学(学通社记者 张灿 摄)

趣味运动项目中滚铁圈的同学(学通社记者 张灿 摄)

“羽林密集阵”是工作人员用球拍将羽毛球传给挑战者,而挑战者需将羽毛球拍入上方的篮筐中的一个趣味项目。信息学院计科1803的田雨林同学沉着应对,每一拍的力度都控制得恰到好处,最终赢得了全场最高分。他表示:“很多同学奔着奖品去,反而发挥不好,我把开心摆在第一位,所以没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他对信息学院举办的羽毛球类相关活动兴趣很大,“我以前是院羽毛球队的一员,也参与过运动会赛事。相比竞技类运动,趣味运动对体能要求较低,更适合大众,会更吸引高年级同学。”

羽毛球入桶(学通社记者 张鑫琪摄)

羽毛球入桶(学通社记者 张鑫琪摄)

活动现场除了师生,还迎来了一批不一样的“小客人”。教职工家属龙苹带着小孙子来参与趣味运动项目中的投掷沙包项目。她谈到:“这次活动让孩子见识到了很多以前有现在却很难见到的游戏形式。”无独有偶,动科动医学院的刘贵阳老师同样表示这些游戏让他感到十分怀念,这次他带着自己的孩子一同体验了趣味体育项目,他说:“参加这样有趣的运动会的机会其实蛮少的,不但增进了亲子感情,还能提高小朋友的综合素质。”最后,他对趣味运动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以后能改善场地环境,增加更多的趣味运动项目与方式。”

同学参与掷沙包(学通社记者 孙嘉豪 摄)

学生参与掷沙包(学通社记者 孙嘉豪 摄)

滑板社成员表演滑板动作(学通社记者 徐心雨 摄)

滑板社成员表演滑板动作(学通社记者 徐心雨 摄)

一名同学在朋友的帮助下体验轮滑(学通社记者 徐心雨 摄)

一名同学在朋友的帮助下体验轮滑(学通社记者 徐心雨 摄)

师生融乐 携手并进

“有轨电车”的场地被前来体验的师生围得水泄不通。师生将脚绑在一起排成一列长队,喊着“一、二、一”的口号整齐划一地前进。越是临近目的地,口号声就越急促。动科动医学院常帅老师和大一新生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由学生自发组队邀请前来参与的老师们加入队伍,共同体验趣味项目。“活动结果不重要,能跟同学们一起参与才是最开心的。在平常生活中,师生能无距离接触的机会很少,而在有轨电车这个活动中,师生是一个共同体,需要合作完成游戏。老师和同学们能放下课堂上的身份,打破距离感,实现真正的师生融乐。不仅增强了师生聚合力,师生关系也会更融洽。”

同学与老师体验项目有轨电车(学通社记者 孙嘉豪 摄)

师生体验项目有轨电车(学通社记者 孙嘉豪 摄)

会场中一连串的叫好声吸引了师生的目光。“无敌风火轮”活动现场,师生排成一长列,每个人都充当着队伍中重要的“齿轮”,他们统一步调,相互配合,用一双双手带动着头顶的布制“传送带”稳步前进。“虽然队伍中的老师与我们接触不多,但在活动过程中老师的激励也让我们队伍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在相互配合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和老师的距离被拉近了,体会到了师生配合之趣。”动科动医学院动物医学2006班的程家乐同学这样说道。

“开,开,合,合……”在另一侧,几根竹竿随着口令起起落落,项目负责人、园艺林学学院园林1901的彭密密同学正带领着师生加入到这个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中,师生们在清脆的竹竿敲击声中进退跳跃,津津有味。来自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姜兰兰老师在彭密密的引导下迈出了第一个舞步,姜兰兰跟随着彭密密的步伐,携手完成了一段竹竿舞。顺利完成竹竿舞的姜兰兰表示,这项活动对于参与人员之间的配合度要求很高,而学生对老师的指引无疑为师生共同配合进行齐舞提供了极大帮助。水产学院的马徐发老师也积极地融入到学生之中,他加入了持竿者的队伍,跟随着学生的节奏开合竹竿。马徐发作为一名班主任曾参与过众多与学生合作的活动,而在此次趣味体育运动项目中以一种更为轻松有趣的形式与学生深入交流,在体验趣味活动的同时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配合。

学生带领老师体验跳竹竿活动(学通社记者 朱亿摄)

学生带领老师体验跳竹竿活动(学通社记者 朱亿 摄)

师生融乐,携手并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也在活动的顺利开展中逐渐减弱,来自工学院的高亮老师表示:“师生融乐一直是思政教育关注的一个焦点,师生关系也是大学育人的文化的体现。师生关系融洽能够更好体现学校的包容性,也能够体现我们学校在文化育人方面的努力。师生在运动中沟通交流,使学生老师能够心心相通。”

弘扬传统 文体同行

为了让师生们体验传统体育文化,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投壶、棋艺、抖空竹、武术等多项体验活动也在趣味体育运动项目中开展。

棋艺活动中正在下棋的学生(学通社记者 王晗藓 摄)

棋艺活动中正在下棋的学生(学通社记者 王晗藓 摄)

老师同学生一起进行象棋残局的破解(学通社记者 孙嘉豪 摄)

老师同学生一起进行象棋残局的破解(学通社记者 孙嘉豪 摄)

抖空竹是中国传统民俗体育游戏,也叫“胡敲”。看似小小的空竹,却需要四肢巧妙配合才能完成。活动示范者手持两根小棍,通过肢体的协调做出“提”“拉”“抖”“盘”等一系列动作,难以控制的空竹在他们手中变得十分灵活。来自理学院的李静老师第一次尝试抖空竹,通过多次尝试,她渐渐掌握了抖空竹的诀窍。她双手相互配合,将小棍来回拉动,使之在半空中旋转,上下飞舞。“平时可能接触不到这些活动,只能在电视上面看到。这种师生融合的项目不仅让老师和学生都收获了乐趣,还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李静老师笑着说道。

学生体验空竹游戏(学通社记者 骆嘉 摄)

学生体验空竹游戏(学通社记者 骆嘉 摄)

瞄准,抬手,投掷,每一次尝试都是为了能够让手中的箭不偏不倚投入壶中。投壶活动的现场被前来体验的师生包围,大家都跃跃欲试,想要感受中国古代宴饮游戏的魅力,就连校党委书记高翅老师也加入其中,“嗖”的一声,高翅老师的一支箭投进了“壶”边小环,引得周围同学纷纷叫好。

党委书记高翅体验趣味运动项目的投壶项目,并投中小环(学通社记者 高俊  摄)

党委书记高翅体验趣味运动项目的投壶项目,并投中小环(学通社记者 高俊 摄)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类2002班的刘畅同学则和同学谈论起她的个人经历,“投壶、陀螺、老鹰捉小鸡都是我小时候经常玩的,将传统娱乐项目搬到运动场上,能让更多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乐趣。”

学生参与陀螺游戏(学通社记者 王晗藓 摄)

学生参与陀螺游戏(学通社记者 王晗藓 摄)

弄刀、舞剑、翻花,武术协会成员们的武术动作一气呵成,展现出习武之人的精神风貌。文法学院广告1803的黄小玮向同学们展示了刀、枪、剑与一些基础舞花动作,她认为本次武术体验活动展现出了传统文化的趣味性,扎马步游戏的设置也能让参与者体验到修武过程中所需的持之以恒。

同学体验踢木板(学通社记者 孙嘉豪 摄)

学生体验踢木板(学通社记者 孙嘉豪 摄)

锣鼓声声,大小狮子四目相对,舞狮者摆动机关控制狮子做出神态,学生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也带上了狮子头套,做出了舞狮的各种动作。工学院2018级研究生徐朗同学认为舞狮作为我国优秀民间艺术更能体现中华传统特色,舞狮体验活动的开展在给大家带来乐趣的同时,也传播了舞狮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舞狮-亲昵(学通社记者 董超 摄)

舞狮中的亲密一幕(学通社记者 董超 摄)

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协会结合运动会的主题,选择了开展与平日里举行的手工艺品制作活动大相径庭的跳竹竿项目。起源于黎族的竹竿舞,在长久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众多少数民族特色的民俗舞蹈,参与者们在竹竿舞的体验过程中也更能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动感美。

工学院的周全元老师参与了多项趣味运动项目,他在这次活动中了解到了许多从未接触过的传统文化,周全元老师说:“我们有义务了解传统文化积累的成果,这些传统体育文化体验项目为我们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契机。”

有别于东运动场上竞技性的比赛,趣味体育运动项目展现的是全民参与的乐趣、师生配合的融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全民在体验项目趣味的同时感受“生命的力量”,不止有场上拼搏与追求,也将生机传播给每一位参与者。

审核人:吴义生

责任编辑:徐行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