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肖英杰教授做客学术沙龙讲述自己的科研梦

核心提示:11月26日晚,我校青年教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肖英杰教授做客第299期JC学术沙龙,讲述他与JC的奇妙缘分,分享他的逐梦故事。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竹永丽)11月26日晚,第299期JC学术沙龙(Journal Club,简称JC)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青年教师肖英杰教授做客学术沙龙,讲述他与JC的奇妙缘分,分享他的逐梦故事。

三次做客沙龙,三次不同身份的转变

“学术沙龙从2011年成立起至今,我做了三次演讲,现在说起来,我也算是学术沙龙的元老呢。”肖英杰笑着和大家讲述道。他谈起第一次在学术沙龙演讲时,讲述的是关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遗传力消失的现象,当时自己还是一名博士研究生;五年之后,再次做客JC学术沙龙,讲述的则是在投稿过程中的曲折经历,那时他的身份已变成博士后;而五年后的今天,他又一次来到沙龙,这次则是以一名老师的身份,与同学们分享科研生活的得与失、苦与乐。

十年时间,从博士生到博士后再到老师,他研究的作物也从油菜转变成玉米,JC学术沙龙见证了肖英杰的成长,而他也陪伴着学术沙龙一路走来。

科研还可以这么做:举办“玉米杂种优势预测”挑战赛

“科研也能变成一种集思广益、每个人都来参与的趣味活动!”提到当初举办“玉米杂种优势预测”挑战赛的初衷,肖英杰如是说。2017年由严建兵教授发起、肖英杰负责,我校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玉米杂种优势预测”挑战赛在全球进行招募。经过层层角逐,最终中国农业大学王向峰教授团队摘得桂冠,这次挑战赛也促进了两个玉米科研团队在杂种优势的课题上进行深入合作。

肖英杰对于该挑战赛也深有感触,作为当年活动的负责人,他深刻体会到借助互联网能够加快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科学进步。“原来科研还可以这么做!”他坦言道,“虽然当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回复参赛者的各种问题和学习各种编程语言,但这场挑战赛让我收获到的不仅是对于玉米杂种优势不同角度的思考,还结识了优秀的合作团队,可谓是一举两得。”

逐梦道路上的苦辣酸甜

“和你们一样,保研之后到有自己的课题之前,我也是一个给师兄师姐帮忙的‘小助理’。”肖英杰讲述了最初做科研时与师兄师姐们相处的趣事,直到拥有了自己的课题后,他内心兴奋着却也茫然。机缘巧合之下,肖英杰通过博客结识了当时尚在国外的严建兵教授,更是在博士毕业到油料所求职受挫的情况下,意料之外地成为严建兵教授课题组的一名博士后,研究的作物也从油菜转变成玉米。他对自己的经历感叹道:“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只能时刻做好准备。”

在后来的工作期间,肖英杰经历过各种不同的人生体验,有投稿多次被拒的波折遭遇,有第一次作为通讯作者的谨慎和激动,也有和众多合作者思想碰撞的心潮澎湃......正是这些不同的体验和机会,让他在学术的道路上快速成长,也让他相信努力和付出终会有成果。在参加今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答辩的经历中,肖英杰分享了自己做科研感受最深的两点体会:一是在破“五唯”的背景下,系统性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二是要辩证地看待质疑,回应质疑也是另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活动最后,肖英杰寄语同学们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以开放包容的的心态去对待,积极向上地拥抱未来。

审核人:鄢文豪

【人物简介】肖英杰,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玉米复杂性状解析和分子设计育种,结合数量遗传学和机器学习,以算法创新为支撑,深入挖掘与玉米产量、品质和杂种优势等复杂性状相关的关键基因、优良变异和遗传调控网络,为玉米基因组设计育种和多性状协同改良提供基因资源和可行路线。近五年来,以(共同)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GenomeB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New Phytologist和Molecular Plant等期刊发表论文13篇。

责任编辑:吕梦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