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特别关注】探寻那“524道尔顿”的神秘(2)

核心提示:近日,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李姗教授团队的一篇关于CopC的文章再次引燃学术圈。沉甸甸的成果背后是驰而不息的付出和坚守。他们聚力探索新型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不断深耕、不断掘进,探寻这“524道尔顿”的神秘。

“始于颜值,终于才华”

如果说找到蛋白修饰是“过山车”的一个“顶峰”,那下一个轨迹便会遭遇一个“低谷”。

因为疫情耽误,中断的实验在2020年9月逐渐被恢复。恰巧此时,课题组又遇见一个“梗”:如何验证蛋白的生化特性?

更令人焦虑的是,这一个大“梗”还牵扯出两个小“梗”:没有蛋白质实验平台,生化实验怎么做?生化实验设计怎么做?

饭要一口口吃,问题要一个个解决。得益于为本科生上《生物化学技术》这门课,一天夜里李老师备课时突然想到,环己二酮用于精氨酸鉴定的传统方法,可以帮助解析这个524道尔顿新修饰中关键的一步反应是如何进行的。她灵机一动,巧妙地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用于本实验,使得生化验证设计顺利开展。

让李老师引以为傲的是,课本上用的是分光光度计检测吸光值,需要的样本量非常大,而现在他们团队创新使用高精度的生物质谱来做检测,这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

微信图片_20220401105823

与同学们交流

微信图片_20220401105805

与毕业生合影

1

实验室师生合影

设计如同找好了“米”,而做实验却需要“锅”——问题来了,学校没有做相关生化实验的平台。正在犯难时,李老师想到了十堰太和医院有这样的实验平台,对方还是我校的战略合作单位。

也正是太和医院的实验平台,加速了科研进程。千里之外、沟壑众多,在这座美丽山城,彭婷和夏竹君同学在这里一待就是一个半月,夜以继日开展实验。

“但是我们并不是孤独的!”彭婷回忆,李老师的空中视频总会准时出现,聊实验进展、优化实验过程,遇到有机化学相关知识时,李老师数次和大家一起向生科院殷平老师、理学院滕怀龙老师、植科院陈伟老师取经请教。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2021年和2022年寒假,课题组的同学们主动请缨,留校攻关。那段时间,彭婷、陶新园和师弟师妹们一起组建了“百天冲刺小组”,他俩更是24小时轮流值班表达纯化相关蛋白。

故事继续跌宕起伏。2021年春节,实验室“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国外疫情加重,培养基全国缺货,武汉更是中断了三个月。没培养基,细胞就“断粮”了,辛辛苦苦的工作可能前功尽弃。

怎么办?李老师通过四处打听,几经周转在北京中科院动物所“借到了”30瓶培养基,帮细胞“过年”,“燃眉之急”随之化解。

接下来便是写论文、投递论文、改论文,这些过程,艰难历程与“大稿”投稿一样——把论文改为“花脸稿”,补实验,再投再改……李老师说,大改4次,小改若干次,那段时间忙碌而充实。

也正是在那段时间,夏竹君深深感受到了李老师为人为学为事的魅力,她说:“始于颜值,终于才华,与‘女神’李老师的相遇和共事,是我的幸运,感觉我‘花光了所有的运气’!”

原来,多年前夏竹君曾像“追星”一样来到李老师团队。

“拓荒人类认知的边界”

一切就绪,科研成果等待 “宝刀出鞘”的那一刻。

在3月25日这天,他们的成果得以与大家见面。李老师说,成绩的取得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荣光属于“422大家庭”。

她所说的422就是基因楼的422办公室。从无到有,从弱变强,这里见证了团队的成长历程。“实验室刚起步的时候空荡荡的。”陶新园说,从第一台PCR仪到位、分子克隆体系完善,到细胞间建立、感染间建立,“李老师从规划布局到空间摆放、日常维护,事无巨细的精神激励着每位同学。”

“在LiLab度过充实的实验时光,逐渐成了一种享受。”硕士生朱秋宇说无论酷暑还是寒冬,无论是清早还是凌晨,都能看到实验室师生工作的画面。

朱秋宇跟记者说,他最喜欢的一幅场景出现在深夜华农:干完一天的工作,戴上耳麦、顶着星光,心存勤恳与自勉,用力蹬着自行车,“像是在为冲破一次次科研难题积蓄力量”。

但工作和学习还是有边界的。“422大家庭”可以像“拼命三郎”一样工作,也可像放飞的“鸽子”一样“嗨”。

“为你开启奇幻之旅,你就是下一个传奇……”大家所说的“嗨”,就是“密室逃脱”。他们和李老师一道,分两个队伍相互“PK”,师生在按图索骥中寻找福尔摩斯探案一样的神奇体验。

微信图片_20220401105724

2020年同学们返校后在李姗教授家中欢聚

实验室

“密室逃脱”后合影(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由李姗教授提供)

彭婷说:“这两个游戏与做科研一样都需要从细碎的现象中找到线索,一步步总结整理成为完整的逻辑线才能成功,换了个场景‘战斗’,精彩而刺激!”

每当重大节假日,实验室会被精心“装扮”一番,白天师生一起玩“狼人杀”游戏,晚上一起到李老师家中做客。彭婷说,这样的惬意特别值得珍藏,“整晚,欢声笑语充盈耳间,简直不要太美妙!”

平常,从狮子山大道到学府路,宝积苑的一条林荫路上总会出现一群师生,他们或聊着、或笑着,向竹苑餐厅“开拔”。他们同样是“422大家庭”,“干饭”和“干实验”,都充满了生趣。

实验室有自己的“梦想星空”。作为党员,李老师说,她从未忘记“初心”,“可能现在的基础研究与生物医学医疗还有较大的距离,但如果成功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步子会更稳。”

他们还有一个“大梦想”:在病原感染与宿主天然免疫方向“深耕”,结合学校特色和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学科定位,开展“健康饮食-宏基因组-免疫”研究。

“在自己的时区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一如李老师所言,实验室还将继续往前冲!

记者手记:

采访“女神”级教授,心有忐忑。很大原因,李老师才情足以让笔者自惭形秽。

整个过程是受教育、受启发、受熏陶的。

团队用不到5年的时间,从“白手起家”,到“异军突起”。个中艰辛,一个小小通讯,记载不下、记录不了。

而他们的工作,一是独立开展,二是富有创新,三是团队协作,这一次次刷新着笔者对女性科研工作者的认知。

“始于颜值,终于才华。”夏竹君说得很好。“好看的容颜”更需要“有趣的灵魂”。

才情中也有柔情,当提到只能周末陪陪寄宿鄂州的女儿时,“女神”也未免眼泛泪花;当说到研究工作进展不易时,也难免黯然神伤。

但述说过这些,眼神里依旧是坚毅和希望。

李老师及其团队,就是华农科研工作者的一个缩影,为他们鼓与呼!

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朱秋宇同学深夜蹬车骑行的一幅场景,这何尝不是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写照?

不止他们,还有很多师生,正在为他们的科研梦而孜孜追求着,在每个实验室、在每个学术论坛、在每场师生交流中……

就在5平方公里的山水校园!就在此时此刻!

(本文作者系校新闻中心记者 川竹 审核人 吴义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蒋朝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