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弘扬教育家科学家精神】杨细燕:有榜样引领的时代,不会停下奋进的脚步

核心提示:近日,狮山下溢满欢乐气氛。我学习了6位“狮山大先生”的奋斗历程和人生感悟,被他们的勤耕不辍和勇攀高峰的精神所感动。一个有榜样引领的时代,不会停下奋进的脚步,我将深耕棉田,攻关棉田节水抗旱技术,创新抗旱资源,为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努力奋斗。

编者按:日前,学校召开了“弘扬教育家科学家精神 为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座谈会,在融乐愉悦的氛围中,6位院士与青年才俊分享成长故事和心路历程。6位“狮山大先生”躬耕教坛、甘为人梯、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精神令人感动、让人深思,他们为学为事为人的事迹为教职员工树立了榜样,增强了作为华农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和豪气,激发起了全校师生爱校荣校和兴校的磅礴力量。即日起,南湖新闻网将邀请部分青年教师代表说感想、聊体会、话成长,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狮山大先生”的崇高风范和精神风貌,将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宏大叙事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

杨细燕与团队学生一起在鄂州田间取样

杨细燕教授(前排左三)与学生一起在鄂州田间取样(受访者供图)

杨细燕:有榜样引领的时代,不会停下奋进的脚步

近日,狮山下溢满跨年欢乐。前几天,学校举办了“弘扬教育家科学家精神 为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座谈会,我现场学习了6位“狮山大先生”的奋斗历程和人生感悟,被他们的勤耕不辍和勇攀高峰的精神所感动。

“埋头苦干,大胆创新”

几位“大先生”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无志不足以行远,无勤则难以成事”。张献龙老师是我的导师,更是我一直学习的榜样。2003年,我进入棉花团队,从一名研究生慢慢成长为团队的一名教师。20年来,实验室几经搬迁,但张老师办公室门前的那一片光芒,总是最早亮起又最晚熄灭。记得有一次他出差回来,晚上21:45抵达武汉,第二天早晨8点不到,他的身影又出现在实验室。在他的带动下,我们一刻也不敢松懈。

“埋头苦干,大胆创新”是团队文化墙上的一幅字,也是张老师提出的团队精神。从开创棉花细胞工程技术,到棉花中第一个RNA提取专利,再到棉花“基因组”+“基因编辑”生物育种技术体系,他似乎把创新刻在了骨子里。他从资源的遗传“底盘”出发,从技术的科学本质发掘,探寻品种的培育。这些年,我经常收到他微信和邮箱关于学科前沿的推送,也时常在团队会上聆听他关于“科学研究要瞄准学科前沿、做到引领学科前沿”的教导,久而久之,我也养成了给研究生和本科生推送学科前沿的习惯。

“育人育德,育人育己”

初入棉花团队的时候,团队老师很少,张老师对每一位研究生的指导都亲力亲为、一丝不苟,从科研方案到实验细节都一一把关。我一直珍藏着一本“红色笔记”,那是我研三时写的第一篇英文论文,他用红笔逐字逐句铺满了页面。半年之后,他看到我第二篇文章时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当我成为一名导师后,我也给每个学生留下一本红色笔记。 “育人先育己”,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行动也是最有说服力的。让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禁止学生去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只有把做人放在首位,才能培养优秀之才”,这是张老师在团队教师会上经常讲的话。

“躬身棉田,心怀家国”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精神追求。在“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精神和“宏农学,扬国光”的使命感召下,六位“狮山大先生”几十年如一日,聚焦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杂交油菜的开拓者,奉献对人类和地球都健康食品的首创者,突破国外垄断的猪伪狂犬灭活疫苗的先驱者,周年鲜果研究的引路人,动物健康与公共卫生安全的巾帼“卫士”,棉花细胞工程的开创者……“狮山大先生”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我们生动诠释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一个有榜样引领的时代,不会停下奋进的脚步。狮山下南湖畔的青年们充满热血和勇气。作为一名棉花科研人员,我主攻棉花抗旱生物学及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在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可利用水资源逐渐缩减、棉花驻足新疆的大背景下,我会追随着“大先生”们的步伐,以国家的需求为导向,立足产业一线,攻关棉田节水抗旱技术,创新抗旱资源,为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努力奋斗。

(本文作者为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蒋朝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