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青春 > 社团快报 > 正文

志愿者王庆鲁:以大爱之心书写青春故事

核心提示:王庆鲁,我校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本禹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他在本科毕业后选择前往贵州支教一年,在疫情期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本文讲述他的故事。

他,大学期间申请加入学校本禹志愿服务队,成为志愿者;

他,本科毕业后选择前往贵州支教一年,在大山里书写青春故事;

他,疫情期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同心战疫”社区科普短视频、“与抗疫一线人员家庭子女线上手拉手”及“空中支教”等志愿项目,为疫情防控贡献青春力量,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他,就是我校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志愿者王庆鲁。

在贵州华农大石希望小学支教时的王庆鲁(受访者供图)

在贵州华农大石希望小学支教时的王庆鲁(受访者供图)

选择支教,认清本心的坚定选择

从农村走出来的王庆鲁,对于农村的教学条件非常了解。从农村考入城市,是他越过的一个跨度。“我希望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给支教地的孩子们带去些东西,让他们最后也能够和我一样,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跨越。”对于自己选择支教这条道路,王庆鲁这样解释道:“我还年轻,应该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而支教就是有意义的事情。我从来没有后悔过。”选择了一条别人认为非常辛苦而不愿选择的路,并不需要什么伟大的理由。对王庆鲁来说,能够为农村孩子们做点什么,能够不让自己后悔,就是最大的理由。大一刚入学,王庆鲁便观看了话剧《牵挂》。徐本禹、赵福兵和张瑜的志愿故事深深震撼了他,也在他的心里埋下了进入本禹志愿服务队、成为一名志愿者的种子。大四是王庆鲁接触支教的开始,在长达一整年的支教培训中,他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2019年6月份,作为一名本科毕业生的王庆鲁立马启程奔赴贵州山区,于8月1日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支教生涯。

王庆鲁在贵州华农大石希望小学六年级教室上道德与法治课(受访者供图)

王庆鲁在贵州华农大石希望小学六年级教室上道德与法治课(受访者供图)

支教团的 “城市行”志愿服务项目,帮助过许多支教地区的留守儿童,给了他们一个到大城市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机会。“当时有一个学生,由于成绩落后,没有机会参与活动。但,他想要出去看看的愿望一直潜藏在自己的内心。”王庆鲁回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将自己的愿望告诉了王庆鲁。听到学生的愿望后,王庆鲁随即与他做了约定,“如果你能够在期末考试中两门课达到60分,我就带你到山村外面去看看。”于是,这个平时数学只能考20分,语文只有40分的孩子因为这个约定开始努力学习,成绩也取得了进步。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们的计划。第二学期,王庆鲁没能返回支教地见到孩子,约定也落了空。“如果有机会,我一定把孩子带出来看看。”王庆鲁笑着说。

2019年暑假,王庆鲁(左二)与队友王泽惠带孩子们到北京圆梦天安门(受访者供图)

2019年暑假,王庆鲁(左二)与队友王泽惠带孩子们到北京圆梦天安门(受访者供图)

科普帮扶,疫情来袭的力所能及

1月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多数人主动居家隔离。刚结束贵州支教回到家乡的王庆鲁,也被迫中断了继续支教的脚步。如何在疫情期间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呢?在观看了一系列疫情相关的创意短视频后,一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闪现:“何不录制一些短视频,让大家在浏览它们的过程中学习一些知识呢?” 在团委老师的支持下,王庆鲁和志愿者们着手制作了一些有关健身、手工制作的教学视频,帮助大家丰富居家隔离生活。

“同心战疫”线上科普志愿服务短视频合集(部分)(校团委供图)

“同心战疫”线上科普志愿服务短视频合集(部分)(校团委供图)

当“新冠肺炎爆发源头可能是食用野味”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大量讨论时,王庆鲁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准备利用学校的专业优势和教授团队作支撑,将短视频内容扩展到食品安全知识方面。不久后,一支短视频志愿者队伍组建了起来,而这个名为“同心战‘疫’”的短视频创作志愿服务项目也正式开启。志愿者们报选题、做视频,王庆鲁与大家一起反复讨论,每一条短视频都要经历四五次修改才达到满意的效果。为了帮助更多的社区居民,王庆鲁还组织本禹志愿服务队对接武汉市内的不同社区,进行推送,覆盖了16个社区的9000余名居民。“社区居民们对我们出品的专业视频有着很高的期望,我们更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说起这句话时,他的眼神中满是坚定与自豪。

王庆鲁号召151位志愿者为湖北省内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和因疫致困青少年捐款(受访者供图)

王庆鲁号召151位志愿者为湖北省内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和因疫致困青少年捐款(受访者供图)

“与一线抗疫人员家庭线上手拉手”活动是由团中央发起,在全国各高校开展的专项志愿服务活动。王庆鲁是在我校开展此项活动最早的组织者之一,二月初,他和志愿者们便投入到了活动的筹备之中。回忆起大家服务的第一名抗疫医务人员,王庆鲁仍历历在目。“疫情期间,这位医生的孩子一直交由亲戚照顾。每次看到家长群里别的孩子的作业都完成得很好,亲戚又没法给自己孩子提供足够的学习帮助,她都很担忧。”王庆鲁回忆。了解情况后,他立即通过支教团联系了一位志愿者,帮助辅导医生孩子的学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活动的不断发展,本禹志愿服务队决定扩大活动范围,面向全校招募“手拉手”活动的志愿者。两天内,志愿者招募QQ群的群成员增长到了近千人。活动先后招募了五批志愿者,共有914人响应报名。

“与一线抗疫人员家庭线上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线上小课堂视频合集(部分)(校团委供图)

“与一线抗疫人员家庭线上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线上小课堂视频合集(部分)(校团委供图)

报名的志愿者数量远远超过预期,王庆鲁与其他组织者经过讨论,决定将活动覆盖面扩大到整个湖北地区,服务对象也从医护人员扩大到了抗疫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等。最终,914位志愿者义务为湖北省内9个市州的213位一线抗疫人员家庭子女提供了一对一作业辅导、兴趣培养、读书交流、心理疏导、快乐运动、线上课堂等“六位一体”的辅导帮助。王庆鲁和其他组织者每天忙着统筹人员,收集辅导中的图片和故事。不止一次,他们一同整理活动资料到凌晨。“手拉手”活动一直持续到了九月份。王庆鲁说,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让一线抗疫人员无后顾之忧,才是这个活动最重要的意义。

“空中支教”,跨越隔离的如期赴约

细听教育厅线上视频课程、整理重点知识、开设直播答疑课、批改学生拍照上传的作业……王庆鲁在二月底和支教地的同学们一起“开学”。疫情的持续使贵州省当地小学纷纷转向线上授课。贵州省教育厅以省实验小学的教学标准录制了线上课程,但是难度较高,以山区学生的学习现状难以跟上进度。小升初课业压力大,如何有效督促学生有效学习成为了王庆鲁面临的一大难题。于是,他第一时间与大石小学校长取得联系,探讨自主布置作业的问题,利用微信小程序“班级小管家”组建全员班级群。小程序批改作业方便快捷,“红笔的痕迹和小红花,能给孩子们一种很真实的感觉,”王庆鲁说道。此外,他还肩负队长职责,与其他支教分队联系,将总结出的工作方法推广应用。如此“三方隔空”授课持续了三个月左右。

王庆鲁在线批改贵州大石小学六年级学生语文作业(受访者供图)

王庆鲁在线批改贵州大石小学六年级学生语文作业(受访者供图)

五月底,贵州省大石小学复课。同学们回到教室,而支教队的志愿者们仍在全国各地居家隔离。当地仅有的两名老师难以协调各年级学生的八门主课。王庆鲁与其他志愿者一起,购置并邮寄高清摄像头,为教室配置观看网课的设备。他也通过 QQ 视频承担起班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每天,王庆鲁都要工作四个多小时。“做这些志愿活动充实而有意义,对自己、对孩子们、对家长们也都有份交代,”他说。一年的支教规划,半年在当地,半年因疫情隔离在家,过程虽坎坷,但初心未改。

学校复课后,王庆鲁通过视频直播为贵州教室里的孩子们讲解练习题(受访者供图)

学校复课后,王庆鲁通过视频直播为贵州教室里的孩子们讲解练习题(受访者供图)

上课的同时,王庆鲁也积极安排活动,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志愿者们未能回到支教地,无法与孩子们共同举办舞台表演,于是,他们策划了一次“云六一”。孩子们参加“云升旗”,观看抗疫视频,又兴奋地与各自的支教老师视频见面,收到了往年支教老师们精心准备的小礼物。临近“空中支教”活动尾声,王庆鲁还组织了一场班级“毕业座谈会”,联系每一位担任过班级教学工作的支教老师,录制了许多视频。一段段视频中,照片一张张划过,浓缩了无数回忆与瞬间,志愿者们身随未抵达,心始终牵挂。

王庆鲁与他班级里的孩子们(受访者供图)

王庆鲁与他班级里的孩子们(受访者供图)

“我的班级人数最多,有十八人,”他回忆,“下课后我也不关视频,想和孩子们多聊聊。”围在摄像头旁站一圈,孩子们兴奋地向王庆鲁分享发生在教室里的琐碎小事。“也许我就像个大哥哥,可以弥补一些缺位的亲情与温暖。于我而言,每天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开心的。”王庆鲁眼神坚定。

如今,志愿者王庆鲁仍然在志愿服务道路上坚定前行。“趁着年轻、有能力,就去做自己想做的、有意义的事情。”这是他信奉的准则,亦是从自身经历中总结出的肺腑之言。王庆鲁与他的队友们将一如既往坚守奉献、继往开来,书写着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历史新篇章。

(本文记者系学通社记者 胡欣妍 朱亿 通讯员 王石径 审核人 吕瑞凯)

责任编辑:徐行 汤海静